2007/04/28

KDE与GNOME共存

KDE和GNOME短时间内是不可能融合的,不过这将是大势所趋。Ubuntu下运行KDE程序已经没有太大的问题,我就在使用很多优秀的KDE程序,比如Kate,Kflickr。

在用Kflickr(upload图片到flickr的小工具,比f-spot方便)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小问题,打开网页的时候,他不是在浏览器里打开,而是在bluefish(一个html编辑器)里。所以要修改html的绑定程序,可kflickr是KDE程序,不归 GNOME 管辖,所以要安装一个 kcontrol,然后运行之,这实际上就是KDE的控制面板,选择组件/File Association下的text/html用firefox打开,问题解决。

2007/04/26

多台PC共享鼠标键盘

我上班的时候有两个PC可以用,一个Windows,一个Ubuntu,
我试过多个让两台计算机平滑切换的方法,
1)VNC
VNC是一个不错的选择,可以在一台PC上控制另一台PC,但是有一个屏幕被浪费了,另外速度也不是特别快,因为要传送图像。再有就是一些特殊的键处理起来比较别扭,比如Ctrl+空格。
2)Xmanager
可以在Windows上登录Ubuntu,这种情况下和VNC很像,但速度要快一些,但还是有一个屏幕被浪费了,而且反过来用ubuntu登录windows不行。
3)双显示器
Windows支持双显示器,这样关掉一台PC,用我的Laptop接两个显示器,也是可以的,这种方法很好,可惜浪费了一个系统,只有一个系统在工作。

昨天发现了一个软件synergy,可以给多个PC共享键盘和鼠标,一个服务端的键盘鼠标可以给多个客户端共享,这样就可以两个PC都工作,且屏幕都可以用,只要鼠标移动到屏幕边界,就会自动切换键盘鼠标。试了一下,确实不错。 

Ubuntu下直接 sudo apt-get install synergy
Windows下从网站上下载windows安装包,两个系统都可以做客户端或者服务器端,我选择让Windows做服务端,windows下自带了一个配置界面,要配置两个screen,一定要用计算机的hostname做screen name,服务端+客户端两个screen,然后在link里面将两个screen连接起来,就是配置两个screen的物理位置关系,我是把Ubuntu系统放在Windows系统左边,所以配置一下Unbuntu Screen右边是Windows, Windows左边是Ubuntu就ok了,这个位置关系要双向配置,配置完后就可以start服务了,也可以将服务端配置为windows服务,这样就可以自动启动。

客户端非常简单,Ubuntu下只需要
 synergyc servername
就可以了

配置好后,稍等几秒(synergy缺省是5描述扫描一次客户端),连接成功,一个双显示系统工作了,一切都工作非常好,剪贴板可以共享,输入法都可以快捷键激活,中文没有问题,确实非常适合于同时面对两台PC的人使用,值得推荐。
http://synergy2.sourceforge.net/

2007/04/23

录制sopcast节目

明天有火箭的季后赛,要上班自然不能看了,google解决方法。。。

先用
sp-sc sop://broker.sopcast.com:3912/6001 8900 8901

再用mencoder
mencoder http://127.0.0.1:8901 -ovc copy -oac copy -o filename

就可以录下sopcast的节目,这下只需要一台空闲的PC就可以了,
简单易行的自制 IPTV :)


2007/04/16

Ubuntu 6.10 映象

用了有一个月多了,6.10给我总体感觉还是不错,值得升级,但说不上有什么非常让人过目不忘的特性

* 代替init的upstart给我感觉很稳定,并且也达到了加快启动速度的目的。
* wine比上一个版本好了,那个GBK编码下速度变的很慢的bug修正了。
* 启动时GDM的Theme比上个版本漂亮多了,可惜其他的Theme没有什么改进
* firefox 升级到2.0,不过说实在的,没有什么感觉(FLASH插件导致firefox不稳定的bug修正了)
* 新增加的应用程序,我大多不喜欢。比如Tomboy,比如F-SPOT,有个Disk Usage Analyzer还可以。
* 其它想不起来了 。。。确实感觉和 6.06 变化不大

很快就有7.04正式版本了,不知道又是怎么样的感觉

2007/04/13

VirtualBox 的 ShareFolder

VirtualBox也和Vmware一样支持在host和guest间共享文件夹,我尝试了一下,中间有一些陷阱,所以记录下来,我的host是ubuntu 6.10,guest是TinyXP(一个XP的精简版本):
1. 在guest上安装 Guest Addition,这个只需要在guest的光驱里使用VirutalBox提供的VBoxGuestAdditions.iso,就可以很方便安装了。
2. power down guest机器
3. 在host上执行下面的命令,其中add后面为guest名,-name后面为这个共享目录在guest下的名字.
  VBoxManage sharedfolder add Tinyxp -name tmpshare -hostpath /path/to/share/
4. 启动guest,在命令行下执行
  net use x: \\vboxsvr\tmpshare

这样就ok了,需要注意的就是最后一步,在我的guest里,我本想通过网络邻居去访问\\vboxsvr,可总是不行,只有执行上面这条命令才管用。V

irutalBox的共享目录还是很不错的,中文都没有问题。另外在guest上装了GuestAddtions的另一个好处是,鼠标可以自动在guest和host间平滑切换,无须按那个讨厌的热键了。

2007/04/11

Kylix

无意中发现一个压缩工具peazip,是用Kylix开发的,就到google trends上看了一下Kylix,
很失望(看看那个直线下降的趋势):

http://www.google.com/trends?q=Kylix

顺便看了一下Delphi,一样的趋势,看来是没落了。
忽然想到给google trends提一个建议,把"关联"显示出来,那样多好,可以顺便看看Python,Java.....

2007/04/05

压缩mp3

我有很多mp3格式的文件,因为要经常备份,必须要给它们减肥,否则太大了可不好备份了,一番比较之后,我选择用ogg来作为压缩格式,原有的mp3大部分都是128kbps的,我发现ogg在64kbps时基本上我分不出和128kbps的mp3间的区别(也许有些人可以区分,还好我没有那么敏锐的听力),我甚至觉得48k的ogg也可以接受,这样的话可以省到原有空间的1/3了。

要转换所有的mp3,一个简单的命令加上ffmpeg就可以搞定了:

find . -name '*.mp3' -exec ffmpeg -i '{}' -ab 48 '{}.ogg' \;

ogg格式似乎压缩起来很慢,不过反正是一条命令搞定,也不在乎慢点了。。。